栽培知识 分类
我与国家一起前行丨藏粮于技 丰产丰收的中国“粮”方发布日期:2024-01-07 浏览次数:

  我与国家一起前行。今天我们来把目光投向辛勤耕耘的中国农人。新年伊始,各地的高标准农田加紧建设,冬闲变冬忙。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今年要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两位农业专家,看看他们用什么样的技术手段,帮助中国的大粮仓多产粮、产好粮。

我与国家一起前行丨藏粮于技 丰产丰收的中国“粮”方(图1)

  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3908.2亿斤、增产177.6亿斤,实现了“二十连丰”,并且连续九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其中,玉米产量5776.8亿斤,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超四成,增产幅度达到4.2%。

我与国家一起前行丨藏粮于技 丰产丰收的中国“粮”方(图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所研究员、农业农村部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专家组组长李少昆:增产幅度4.2%,这是历史上很少见的。

  在产粮大省河南,玉米的大幅增产,还对冲了烂场雨造成的夏粮减产不利影响。2023年,河南省的玉米产量比上年增产18.1亿斤,实现了以秋补夏。

我与国家一起前行丨藏粮于技 丰产丰收的中国“粮”方(图3)

  河南周口商水县种粮大户邱守先:种了几十年地,没见今年(2023年)长势这么好的玉米。最主要的我们2023年收获了一份这一项技术、这一项管理方案。

  农户口中的这项技术就是玉米增产背后的科技“密”码。2023年,中央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在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中,玉米增产潜力最大。该从哪下手?李少昆和团队耗时20年研究推广的玉米密植高产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2023年,这项技术在河南的16个县整建制推广。

我与国家一起前行丨藏粮于技 丰产丰收的中国“粮”方(图4)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所研究员、农业农村部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专家组组长李少昆:密度增加是解决增产的重要途径。现在制约产能提高,因素很多,第一个是种植密度偏低,第二个我们管理总体是偏粗放的。

我与国家一起前行丨藏粮于技 丰产丰收的中国“粮”方(图5)

  多年以来,我国大部分玉米产区平均亩产只有435公斤,仅是发达国家水平的60%左右。

我与国家一起前行丨藏粮于技 丰产丰收的中国“粮”方(图6)

  辽宁省彰武县某合作社负责人孙继刚:之前我们这里是广种薄收,当地老百姓有一个顺口溜:种一坡、收一车、打一簸箕、煮一锅。2023年的苞米,长势非常好。之前没有这个好技术,我都不敢想象。

我与国家一起前行丨藏粮于技 丰产丰收的中国“粮”方(图7)

  得益于玉米密植技术的推广应用,2023年孙继刚带领合作社种植的15000亩玉米,全部实现了增产。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所研究员、农业农村部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专家组组长李少昆:2023年我们的团队总共从事培训以及现场观摩达到了将近280天,比以往有一个大幅的增加,往年大概在100天左右。

我与国家一起前行丨藏粮于技 丰产丰收的中国“粮”方(图8)

  一块玉米田原来每亩种植4000多株,增密后就要增加到6000-7000株,种植密度翻了一半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所研究员、农业农村部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专家组组长李少昆:密度上去了之后,倒伏风险非常大,2004年我们系统开展这项研究,基本上每年全国30多块田开展高产的探索,90%以上都倒伏了。

我与国家一起前行丨藏粮于技 丰产丰收的中国“粮”方(图9)

  为了解决倒伏,李少昆整整花了6年的时间,最终探索出一套密植“组合拳”。首先要因地制宜选出优良的耐密种子,然后就是科学播种,给玉米排阵型。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所研究员、农业农村部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专家组组长李少昆:采用宽窄行,有利于光合作用,有利于高产,通风透光的话,也有利于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我与国家一起前行丨藏粮于技 丰产丰收的中国“粮”方(图10)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所研究员、农业农村部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专家组组长李少昆:在玉米将要拔节的时候,喷洒玉米生长调节剂,它就缩短了不伸长了,原来可能一节20厘米,现在可能就10厘米,并且增粗了,所以玉米抗倒伏能力增强了。

  如今,“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在全国玉米主产区的应用和推广面积超过3000多万亩,从新疆,到辽宁、山东、河南等地,大部分技术实施地块的产量,都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平均产量。

  特别是在技术应用成熟的新疆,优越的光照和温度条件,加上大规模种植,2023年,更是刷新了单产纪录。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所研究员、农业农村部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专家组组长李少昆:2023年新疆察布查尔县达到了1427公斤全国千亩最高(亩产)产量,察布查尔县达到了1300公斤的全国万亩最高(亩产)产量纪录。

我与国家一起前行丨藏粮于技 丰产丰收的中国“粮”方(图11)

  提高粮食产量,不仅要在肥沃的土地上产出更多更好的粮食,还要向贫瘠的盐碱地要收成,把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变成新粮仓。

我与国家一起前行丨藏粮于技 丰产丰收的中国“粮”方(图12)

  2023年12月13日,北方地区大范围强降雪过后,室外温度降至零下。在河北沧州海兴县的盐碱地里,一群农技人员正在忙碌着,从试验田旁的沟渠里引咸水灌溉。

我与国家一起前行丨藏粮于技 丰产丰收的中国“粮”方(图13)

  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副站长郭凯:这个地方淡水资源缺,咸水非常丰富,但是咸水矿化度又太高,不能直接灌,所以我们采用冬季咸水结冰灌溉的方式。

  我国盐碱地面积约15亿亩,唤醒这一“沉睡” 的土地资源,可进一步提高粮食产能。2008年,郭凯来到河北沧州,主攻盐碱地改造课题。突破口就是用咸水给盐碱地“洗澡”,也就是咸水结冰灌溉技术。在冬天最冷的时候,用咸水浇地,咸水在地表迅速结冰,到了春天,咸水冰逐渐融化,先融化的水矿化度高,并携带大量盐分渗入深层土壤,此后融化的是微咸水和淡水,把表层多余的盐分继续往深层土壤淋洗,实现盐碱地耕层脱盐。

我与国家一起前行丨藏粮于技 丰产丰收的中国“粮”方(图14)

  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副站长郭凯:最冷的时候我们有一个水表计量灌水的水量,基本上水表都冻坏了,灌的时候上边就开始有一层冰了。有的时候我们还得拿起那个土样,尝一尝,看看到底咸不咸,开始咸了,说明这个盐分基本上快到这个层次,开始累积了。

  经过十年的反复验证,冬季咸水结冰灌溉技术,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让土壤盐碱度,从千分之八降到了千分之三。

我与国家一起前行丨藏粮于技 丰产丰收的中国“粮”方(图15)

  如今,在郭凯的试验田里,昔日的盐碱地上,不仅生长着小麦、玉米、高粱,还有五彩斑斓的油葵、燕麦、芦笋、棉花等50多种耐盐碱植物。这个季节,在温室大棚里,各种绿油油的蔬菜,也充满了生机。

  盐碱地种出中国粮,还飘出了麦花香。当地对盐碱地里收获的旱碱麦进一步加工,做成印刻着寓意吉祥图案的“面花”,如今也成了深受欢迎的“香饽饽”。特殊的种植条件,也造就了旱碱麦独特的品质,吃起来筋道,且麦香味儿浓。

  沧州麦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经理姜成学:与2022年销量相比,2023年是多了两到三倍,到了进腊月之后,咱的员工还得增加,像海南、广州、云南、北京、石家庄,全国各地都有咱的产品。

  2023年,中国粮食播种面积持续增加,达到17.85亿亩,比上年增长0.5%。

  2023年,中国耕地质量也继续提升,全国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

  2023年,中国种业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效,国家级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供种保障能力提高到75%。

  2023年年末,我国粮食安全还有了专门的保障法,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2024年,我国粮食生产的总体目标是,稳口粮、稳玉米、稳大豆,继续扩大油菜面积,着力提高单产。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一大批辛勤耕耘的身影,扎根在田间地头,不断为大国粮仓,孕育新的希望。

  农村有句谚语,“人不哄地皮,地不哄肚皮。”一分耕耘才能有一分收获。2023年的丰收,来之不易。夏收时节,河南遭遇罕见“烂场雨”;秋播期间,华北、东北部分地区遭遇洪涝灾害,一个个产粮大省、种粮大县经受了大自然的严峻考验。这个丰收是抢下来的,全国上下一心抢种、抢收、抢农时,很多农民说“这一年就像是从龙王爷嘴里抢粮食”。这个丰收也是粮食安全未雨绸缪的成果。几十年来,国家坚持不懈保耕地、兴水利、强基建,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还有广大农技人员默默地在土地上搞攻坚,育出好种子、发明好技术,跟广大农民群众一起扎根田野,把荒地变良田,让歉收变丰收。这个来之不易的丰收也让我们更坚信,土地不欺勤耕人,中国饭碗要盛满中国粮。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历市镇,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矗立在延绵群山上,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相辉映,极目远望、蔚为壮观。

  2023年11月13日,国内首座港口商品车智能立体车库在山东港口烟台港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车库占地13000平方米,可容纳商品车3000余辆,较平面堆存能力提升3倍以上,可完成智能理货、智能调度、智能转运。

  日前,姚庄镇沉香村生态农场近千亩橘子园已硕果累累。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优势,以柑橘产业、乡村景观资源、亲子旅游市场为基础,与横向的艺术产业、旅游产业相融合,在农民增收、乡风涵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共富新路径。

  2023年11月7日,江西省高安市一家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车间赶制工业接头等产品。该公司2022年被工信部列为第三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其研发的新型无滴漏干式软管接头组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年11月7日,在云南昆明滇池(海洪湿地)湖畔,大批红嘴鸥已抵达昆明,给春城昆明增添了一道靓丽美景。

  2023年11月6日,浙江省金华市,工作人员对光伏设备进行巡视维护。近日,金华传化公路港第二期容量为2.91MW(兆瓦)的屋顶光伏成功并网,标志着企业“光伏+储能”这一新型小循环能源体系的建立,为企业的电力降本增效提供良好条件。

  2023年11月6日,在甘肃省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湖水中,成群的天鹅、斑头雁等候鸟在这里休憩觅食。

  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采取公司+合作社+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有机富硒鲜食玉米深加工产业,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2023年10月12日,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组织大型机车群对种植的20.61万亩大豆进行抢收,确保成熟的大豆颗粒归仓。